「12强赛」总结③|未能人尽其用,国足归化走向“烂尾”

文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柴智 林本剑

在人才断档、与亚洲强队实力差距悬殊的背景下,归化曾被视为中国男足短时间内提升战力的“捷径”。自2018年开始启动,到本次世预赛12强赛结束,归化入籍球员曾经犹如一针强心剂,让中国球迷看到希望、展开遐想。

然而,对入籍球员未能人尽其用,彼此之间也缺少“文化认同感”,国足的归化在短暂闪耀后陷入沉寂。如今,伴随着国内足球环境陷入困局,中国男足的归化前景也变得扑朔迷离,甚至濒临走向“烂尾”。

与往届世预赛相比,本次世预赛的最大变化就是入籍球员的加入。从40强赛到12强赛,共有六名入籍球员代表国足出战,分别为两名防守端的血缘归化球员李可和蒋光太,以及四名非血缘归化球员艾克森、洛国富、阿兰和费南多。

李可在40强赛短暂出场后就陷入漫长的伤势恢复中,而艾克森、阿兰、洛国富和费南多在中超联赛都曾展现出强劲的得分能力,但归化时普遍都已过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期。

艾克森和阿兰在40强赛面对马尔代夫、关岛等亚洲弱旅时,联手攻入7球,但在12强赛颗粒无收;洛国富则是12强赛期间唯一进球的入籍球员,但其身体状态直到12强赛中段才达标,而费南多至今还未曾代表国足出战。蒋光太算是整个系列赛对国足贡献最多的入籍球员。

从竞技层面来看,尽管巅峰期已过,但艾克森、阿兰和洛国富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大赛经验,尤其是进攻端的向前意识,均明显强于本土国脚,但两任主帅李铁和李霄鹏均未能做到人尽其用。

整个12强赛期间,四名入籍球员第一次同时在场为第四轮做客沙特阿拉伯队的下半场,洛国富、阿兰和艾克森齐齐替补登场,险些扭转败局,打出12强赛期间最富有攻击性的45分钟;而四名入籍球员唯一一次全员首发为主场1比1战平澳大利亚队。

入籍球员集团出击时其实已擦出火花,只是获得的机会与球迷对他们的期望值明显不成正比。

而在其他层面,国足与入籍球员并未真正实现融合。在场上,入籍球员的向前意识与本土国脚的“保险式回传”形成鲜明对比,双方在进攻体系上基本处于割裂状态。在文化认同感上,洛国富曾公开怒怼足协的安排;面对国足的体测要求,入籍球员也大多置若罔闻。

从最初的六名入籍球员,到提前出局后的首发全华班,如今高拉特和卡尔德克的入籍也已半途而废,缺少了国内俱乐部真金白银的支持,加上上述入籍球员年龄偏大,入籍球员与国足已是渐行渐远。

国足的归化在整个系列赛中高开低走,倍感遗憾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!与卡塔尔从年轻入籍球员中筛选、培养国家队人才的归化体系不同,中国足球的归化更显急功近利。

在当前俱乐部经营缩紧银根的背景下,大手笔引进入籍球员已不现实,在阵痛期如何让自己的联赛持续、健康地发展,按部就班地加强青训梯队建设,才是国足的长久之计。

来源 | 羊城晚报·羊城派

图片 | 视觉中国

责编 | 梁劲松

Copyright © 2088 世界杯日本队|世界杯强队|塞诺帕蒂内饰世界杯场馆装扮站|senopatiinterio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